竹塹城迎曦門 Yin Hsi East Gate

竹塹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 Yin Hsi East Gate,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環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 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新竹,竹塹城迎曦門,新竹包車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相關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