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美濕地 Gaomei Wetland
高美濕地景點介紹 高美濕地地址:臺中市清水區大甲溪出海口 高美濕地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廣達1,500公頃的高美濕地,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一。 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20餘種,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目前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 高美濕地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由於泥質及沙質灘地兼具,加上與河口沼澤地帶鑲嵌在一起,所以孕育了豐富又複雜的濕地生態,以及目前所知全臺灣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形成乾濕相間伴有植物生長的複雜地形,因為地形多變,生態種…
-
淡水金色水岸 Danshui water’s edge
新北市政府在淡水老街後方1.5公里的河岸完成景觀工程規劃,展現河岸空間的整體意象並定名「金色水岸」。沿著淡水河畔散步可以看見岸邊的商店街道整理得煥然一新,各式有趣的商店林立。坐在河畔的歐式咖啡店喝杯咖啡,遠眺對岸的觀音山、出海口,寬廣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若搭快速遊艇到漁人碼頭,可見沿岸中西交融的特殊印記,加上18處淡水古蹟的風華重現,水鄉風情必定讓印象加深。 淡水美麗的夕照是許多人共同難忘的回憶,當天幕逐漸拉下時山、水之間交錯成一幅美麗變幻的河岸景緻,到了夜晚在明月相伴、海風的吹拂下欣賞淡水夜景…
-
龍洞灣 Longdong
龍洞灣 Longdong 為斷層陷落所形成之海灣,亦為東北角海岸面積最大海灣,這裡有峰巒如聚的龍洞岬,清澈的龍洞灣海域,更有整個東北角海岸風景區中出露最古老的岩石,海水清澈,生態豐富,是潛水賞海底世界的優良場所。由於魚群聚集,磯釣好手雲集地。同時,此地展望極佳,可遠眺鼻頭角、三貂角及澳底海灣景致。 在管理處的規劃下,龍洞 Longdong地區可以龍洞隧道為界,分成鼻頭龍洞地質公園服務區(龍洞灣公園)與龍洞南口海洋公園兩個遊憩區,分別以豐富多樣的地質景觀和水上遊憩活動,吸引著遊客,公園南側的龍洞岬…
-
鼻頭角 Bitou
鼻頭角集東北角海岸海蝕地形之大成,尤其海崖、海蝕凹和海蝕平臺之發育更冠絕全臺。海蝕平臺上滿佈著蕈狀岩、蜂窩岩、豆腐岩及生痕化石,賞景之餘,亦為戶外教學一處極佳的自然地質教室。沿著往鼻頭國小的石徑漫步,海與天共一色的美景迎面而來,步道的盡頭即為鼻頭角燈塔,該塔始於清光緒22(1896)年,二次大戰時遭盟軍炸毀,直到光復後才改建為塔高12.3公尺的圓形建築。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
十三行博物館 Shihsanhang Museum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的居民已有煉鐵的知識和能力,且開始應用銀、銅器,遺址中也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銀器、銅幣、銅鈴、銅碗等罕見遺物,因此學者推測當時已有和外界交換物品的貿易經濟行為。 民國87年,政府正式開始將十三行遺…
-
白沙灣 Baishawan
沿著北部濱海公路兜風,一定會發現這塊適合賞海景、吹海風的白色沙灘,綿延一公里的貝殼白沙,在碧海藍天的映照下,令人心曠神怡。自日治時代就很有名氣的白沙灣海水浴場,位於石門區麟山鼻與富貴角之間,是由富貴角及麟山鼻合抱而成的半月形天然海灣,向來以沙質潔白聞名,來到這裡的遊客,除了享受貝殼沙踏在腳底的細緻感受,還有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可以參與,游泳、釣魚、帆船、潛水、玩風浪板,都是夏日最受歡迎的活動。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
八里左岸 Bali left bank
八里區 Bali 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道,並設置休閒設施以供遊憩,很適合租借腳踏車,沿路賞玩左岸各個景點。 挖仔尾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可以觀賞到珍貴濕地生態,包括有紅樹林以及馬鞍藤,蘆葦等多種類的河口植物,每日漲退潮時可以看到各種生…
-
台北101 Taipei 101
TAIPEI 101座落於台北最菁華地段,是國內建築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專案。該專案主要由國內十四家企業共同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外專業團隊聯手規劃,並由國際級建築大師李祖原精心設計,超越單一量體的設計觀,以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八」(「發」的諧音),作為設計單元。每八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在外觀上形成有節奏的律動美感,開創國際摩天大樓新風格。 TAIPEI 101多節式外觀,以高科技巨型結構(Mega Structure)確保防災防風的顯著效益。每八層形…
-
迪化街-年貨大街 Dihua New Year Market
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清咸豐六年(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 光復後迪化街持續作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至今仍是這三大行業…
-
士林夜市 Shilin Night Market
士林夜市為臺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其中士林市場早在民國前二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 由於夜市鄰近許多學區,故以學生為主要的消費族群,價格也比一般商店便宜許多,例如家具、衣飾、相片沖印店或寵物用品等,都有其集散的區域,『情人巷』中的精品店與冰店,更是吸引了不少當地學子以外的顧客前往。 士林夜市所含範圍極廣,在曲折巷…